我的一本課外書
在我讀中學的時候,我曾經為了一本書而癡迷,它字數不多,是一篇中篇小說,我沒有費多少時間便把它讀完了,但我感覺很長時間都沒有將其完全消化吸收。
《老人與海》,就是那本曾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學校將其作為課外書在中小學課外書批發中心為我們一人購買了一本,當時我看到很多人都將這本書放了起來,根本沒有去讀,我心里有一種莫名的失落感。
自己喜歡的東西希望別人也去喜歡,這大概是所有人都會有的一種小想法,可是往往不能如愿,但是這本書不同,曾經給了深處金融危機里的人們希望,能擺脫金融危機,它也有功勞,書里的堅韌、不敗的老人形象至今看來都不會過時,依舊偉岸。
小說講述了一個身體被鯊魚和大海擊垮的老人,靈魂依舊屹立的故事,直到他的死去。
本書唯一可惜的地方是在書外:它的作者海明威,那位塑造出這個什么都無法擊垮的老人形象的文學家,最終被病魔擊垮,因無法忍受病痛折磨而自殺。
雖然海明威似乎是自己拆了自己的臺,但這本書無疑是成功的,即便不說它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本書受到了多少人的喜愛,單說我們能從它身上得到什么吧!自由、勇敢、抗爭、不懼死亡、利用身邊一切可利用資源,這些都是我們值得我們去學習和使用的,而不像其他小說,看的時候很“上癮”,看完后什么都記不住,什么都留不住,就好像沒有看過一樣。
本書也有不足之處,那就是它的個人英雄主義色彩,老人一個人與一群鯊魚勇斗,個人英雄主義是美國文化的代表,并不適合我們這些東方的中小學生,但書中老人的精神卻是值得我們去學習和思考的。
將本書總結為一句話,就是哲學家們的最終的疑問“活著還是死?”的問題。
悲慘地活著,像一條喪家之犬一樣茍活?還是輝煌地死去?
很多人選擇前者,中國有句古話:“好死不如賴活著。”大部分人都認為死去比活著要難很多,實則不然,死很容易,而活著是件難事。
我們不是“老人”,我們沒有勇氣和力量去與“鯊魚”以命相搏,我們只能悲慘地活著,然后學習著、羨慕著老人的勇敢與力量。
真心希望學校能多做些中小學課外書批發活動,將更多更好的書籍介紹給正值思想成型期的中小學生們。
相關資訊
- 關于圖書批發市場的所想
- “大而全”的圖書批發網
- 批發書籍對文化的作用
- 高考結束后可不能放松
- 天道恒遠祝所有考生一切順利
- 圖書的市場其實是知識的市場
- 注意書籍批發的細節
- 書籍批發并非“賣書”
- 小學生看書需要特別注意
- 社會圖書館需要什么樣的館配圖書